基因检测在消费市场已经不算特别新鲜,在媒体圈则早已是屡见不鲜的话题。从乔布斯重金聘请麻省理工和学院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两个研究组进行基因检测,期望找到胰腺癌突破口开始,用于医疗的基因检测就成为了许多企业家瞩目的方向。
然而,基因检测行业终于在公众领域爆发,还要从2013年开始。彼时的个人基因检测,价格已经从乔布斯的数十万美元降低至不足100美元,初见了应用于消费市场的可能。
诚然,现在的基因巨头们都有不断的历史,短则十数年,长则数十年,他们多年来取得了许多数据和研究成果。可喜的是,虽然企业之间数据不易共享,大量科研成果却成为了行业不断发展的砖石;且随着成果不断丰富,基因检测延展到科技之外的商业领域也成为可能。
因此,2013年开始,基因行业的标杆企业开始迅速增长,有想法有能力的科学家和企业家纷纷寻找基因检测的市场化应用,全行业在2016年实现了数倍于2013年的个人消费增长。与此同时,基因检测价格进一步降低、检测进一步简化,也诞生了不少颇具时代特色的检测产品,其中一些也与互联网搭起了关系。中成基因便是把基因与互联网结合得最好的企业之一。
如果见过中成基因的个人检测产品,你会惊叹于科学离我们的生活如此之近。简约大方的包装盒内含有两个小盒,每个小盒上分别详细写着注意事项,从检测到回寄说明一应俱全。如果懒得看字或视力不好,包装盒上的漫画说明也足以阐述流程,何况还能扫码观看视频学习。种种设计细节,令中成基因的产品不仅适合大多数网民,也适合对互利网不甚熟悉的儿童和老人。
中成基因并不以他们的技术水平自矜。严格来说,与做医疗基因检测的专业机构不同,中成基因现阶段的目的更像是让基因技术走向市场,或者说拥抱基因技术带来的变化。他们并不是在科研角度最尖端的团队,也并未在医疗领域掌握最多前沿技术,却成功地让基因服务于更多的人。
即便是华大这样的高精尖企业,也从未坚持将基因技术停留在科研和辅助医疗上。现时的许多基因科技公司,都在设计围绕日常消费的基因产品。在中成基因这儿,基因科技的日常化,交给了一群互联网人来做。现阶段看来,他们把基因检测做出了自己的特色。